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|手机浏览
普通会员

达州空中草原

达州“空中草原”生态农业,红色旅游的实施与发展

网站公告
欢迎访问达州空中草原网站,经营:达州“空中草原”生态农业,红色旅游的实施与发展,地址位于:达州市通川区青宁镇保丰村空中草原,欢迎莅临或来电咨询:0818-3102111
新闻分类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岳玉勃
  • 电话:0818-3102111
友情链接
  • 暂无链接
首页 > 新闻动态 > 第二节 空中草原
新闻动态
第二节 空中草原
发布时间:2019-05-21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177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 第二节 空中草原

  青宁乡保丰村所在的大寨,距乡镇3公里,由大寨和小寨组成,面积600余亩,海拔1000余米,三面绝壁,高高地擎在空中,登高望远、山恋叠峰、群山连绵,又由于寨上茅草茂密,好似大片草原,因此被一些文人形象地称为“空中草原”。 登上“空中草原”, 蓝天、白云、青草交相辉映,美不胜收,有“天人合一”之感;站在山顶远眺,河流和村庄尽收眼底,又有“一览众山小”之妙,可见到诸如马鞍石、公母石等奇石,亦见川东民居、层层梯田之妙景。


 

 

 

 

 

一九三三年红军入川不久,红三十三军的部分指战员奉命驻达县岩乡(旧乡名)后,除宣传党的政策和发动群众向土豪劣绅开战外,他们还经常上大寨去练兵,但上寨只有两条路,特别是东边的小寨处,有十几丈宽的大垭伙,这对寨上红军的安全极为不利,为了红军放心大胆练兵,岩云乡苏维埃的同志就发动群众上山去修寨门,群众觉悟高,干劲大,近半年功夫,东西两个寨门修好了,同时还在小寨石墙上修了躲口眼(实为枪口眼)。战士们对准躲口眼练瞄准射击,不断提高作战能力。

     山上有红军,山下有人民,军民一家亲,于是父送子、妻送夫上寨参加红军,保丰村住上坝的向老头带领两个儿子(向守全、向守才)上寨去报名参军,先后有曾大文、曾大济、魏必田,王言国等十余名热血青年报名参加红军。

     翌年秋,部队接到上级通知,立即北上。一天下午,红军从岩门场出发,行军到宣汉庆云场(浅坝场)时、通讯员向首长报告:蒋石山上泥龙庙有川军防守。几位领导同志经过周密的分析,决定‘夜过巴州’找来向导,当晚从庆云河边连夜往上爬,天还未亮,他们已爬上金铧寨的山顶,趁拂晓,命令一下,一场夺关战斗打响了,此时敌人在睡梦中,枪声一响,得敌人措手不及,昏头转向,一小股残兵败将的川耗子怎经得住红军的英勇善战,还不到两个小时,敌人逃窜得无影无踪,这时一支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从泥龙

庙街上大踏步地前进,直到巴中与大部队会师,从此,他们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。

    1949年全国解放了,曾经从大寨起步的青年战士,现都是百老头都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。向守全成了广州警备司令员、向守才沈阳第二炮团政委,沈阳化工厂党委书记,魏心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工作,从50年代起,他们都先后回老家探亲访友过。特别是向氏兄弟二人到青宁时,乡政府(那时称公社)派人保干部韩家忠护送到岩门场、保丰村等地。他们走到奶子岩时,看到那高耸的大寨,不觉感慨万千,往事历历在目,情不自禁地唱出了当年流行的几句顺口溜:

大寨是个好地方

热血男儿把兵当

穷人家,要翻身

只有跟着共产党

    是的,大寨是个好地方,这里有无数红军战士的革命精神,也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,它既是红军操练的好战场,也是现代教育青少年成长的红色课堂。

     每年春天,青宁中心校,岩门、保丰等小学的师生,都会以春游的形式到大寨踏青,以此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,让红军精神代代相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