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坚持以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,紧紧围绕“加快建设新通川、率先全面达小康”总体目标,牢牢把握“服务大市、借力发展,多点多极、突围发展,城乡一体、统筹发展”工作取向,大力实施“双核双带六区”[7]发展战略,突出投资拉动和产业支撑,强化城镇带动和城乡统筹,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,着力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,不断夯实区域发展底部基础,奋力推进通川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。
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确保增长10%、力争11%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12%、力争15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确保增长11%、力争13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确保增长13%、力争14%,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确保增长10%、力争12%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确保增长10%、力争12%,农民人均纯收入确保增长11%、力争13%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%以内。
为实现上述目标,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以下工作:
(一)重规划、打基础,加快建设魏蒲产业新城。坚持规划引领、产业支撑、产城互动,把魏蒲产业新城核心区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“战略突破口”,着力打造通川经济第一增长极。
编制新城规划。树立“让城市融入大自然”的理念,按照“东城西园、突出北进、适度南延”的空间布局,承接达州城市总体规划,结合魏兴、蒲家场镇现有规划,引进国际国内一流规划团队,完成概念性规划[8]、总体规划和控详规划编制,修订完善产业规划,做到规划一步到位、建设分步实施。
启动新城建设。严格片区控建,着力整体开发,重点建设新城区,有序改造老场镇。以打通魏兴、蒲家场镇连接带为突破口,启动魏家河新城段整治,推进市政道路、雨污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,同步跟进公共服务配套,着力增强新城环境承载能力和人口吸附能力,为建成达州北部重要卫星城镇奠定坚实基础。
做强新城产业。全面启动工业园区四期征拆工作,加快推进综合服务区、污水处理厂建设,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;突出主导产业,新引进企业5户以上,加快地奥天府药业、精影食品、源泰葛根等项目建设,确保天泰药业、麦香村食品、永发天和粮油等6户企业投产达效,实现园区总产值10亿元。加快推进伟经物流园建设,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,逐步完善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功能。修订完善蒲家产村相融示范片规划,培育壮大花卉苗木产业,巩固提升蔬菜、食用菌产业。
(二)增总量、调结构,全力推动产业上档升级。以打造环城经济带、达巴高速经济带为载体,坚持增量提质,创新发展方式,调优经济结构,着力构建布局合理、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,加快建设繁荣新通川。
壮大区域工业。坚持“工业强区”战略不动摇,大力拓展工业园区规模,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,做大做强医药食品产业。严格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,逐步淘汰钢铁、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,引导企业加快技术进步,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依托魏复路沿线现有工业基础,大力发展新型材料、机械电子、汽摩配件等新兴产业,力促双胞胎饲料、冰点矿泉水、巨仁泰LED、金安杆塔等项目竣工投产,着力打造东岳新型工业集聚区。加大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,支持航达公司完成地方钢铸集团组建,新培育规上企业5户、省级名牌3个。
繁荣第三产业。修订完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,巩固提升世纪广场、中心广场、小红旗桥等老城区核心商圈,积极培育通锦国际商业街、凤凰大道沿线等新兴商业带,力促家乐福、永辉超市等知名企业入驻。完成复兴商贸物流区、双龙铁路货运仓储区规划编制,加快推进复兴农副产品批发市场、亚鑫建材市场迁建、西部陶瓷城二期、卡朋特家居市场等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建设。依托罗江神剑园、梓桐红卅军政治部旧址、北外犀牛山、碑庙千口岭森林公园、青宁空中草原、江陵玉龙峡等景点,充分挖掘红色文化、自然生态资源,重点打造罗江宜居旅游休闲区,促进旅游产业发展。
做精现代农业。加大汇报争取力度,积极申报全省产粮大县、全国生猪调出大县,确保进入全国第六批小农水重点县行列。着力打造3万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示范区,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。加大涉农项目整合力度,重点推进磐石都市农业体验区、蒲家产村相融示范片核心区、罗江金凤生态观光园建设,大力发展休闲、观光、采摘等城郊特色农业;依托北部乡镇现有产业基础,支持檬双黄龙飞鸡、北山肉羊、碑庙肉牛等扩大养殖规模,引导安云红辣椒、金石高洞柚、青宁保丰大米等拓展种植面积,着力打造绿色经济示范带。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发展,着力培育联户经营、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,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。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,积极发展劳务经济,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。
(三)扩投资、促消费,持续拉动经济快速增长。坚持速度与质量、规模与效益并重,突出投资、消费双拉动,加快形成新的增长方式,确保投资有效益、增长有后劲、发展可持续。
突出项目争取。把握国家产业政策,瞄准国家资金投向,做深做细前期工作,编制储备保障性安居工程、农村道路建设、农村饮水安全、环境污染治理、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项目,不断充实项目储备库。加大汇报衔接力度,力争双河口水库、210国道升级改造、江陵巴河大桥、碑庙金碑大桥等一批项目挤进国家、省计划盘子,确保农村联网路改造、城镇工矿棚户区改造、农村初中校舍改造、防灾减灾应急体系建设、复兴场镇生活污水处理、妇幼保健院建设等项目尽快下达,全年争取到位项目资金1.5亿元以上。
加快项目建设。全年实施新开工项目80个、续建项目32个、竣工投产项目25个,完成投资72亿元以上。扎实做好前期准备,确保碑(庙)金(石)路改造、碑(庙)北(山)路改造、双龙河东岳场镇段治理、长滩河碑庙场镇段治理、人民法院审判庭等项目开工建设。健全完善推进机制,确保达宣快速通道罗家山段、农村公路安保工程、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、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等项目顺利建设。加大协调推进力度,确保巴人文化广场、北(山)江(陵)路改造、双(龙)檬(双)路连接线、龙滩桥改建、消防营房建设和复兴、磐石场镇供水工程等项目全面竣工。
促进消费增长。认真落实增加居民收入各项政策,稳步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,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,切实增强居民消费能力。大力支持新世纪百货、沃尔玛超市、北京华联超市、好一新商贸城等骨干企业发展,引领大众消费。积极发展节会经济,全力抓好迎春购物月、秦巴交易会等节会活动,促进热点消费。着力培育特色商业街,加快发展住宿餐饮、生鲜超市、便利店等社区商业,推进便民消费。保障市场供应,严格市场监管,加强行业自律,着力营造良好消费环境。
(四)抓建设、严管理,着力提升城乡环境品质。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,努力做到规划布局合理、建筑和谐美观、设施配套齐全、生态环境良好、管理井然有序,着力建设美丽新通川。
加速城市新区建设。推进滨江新区市政干道、防洪堤、休闲带等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安置房建设进度,促进房产开发32万平方米;推动中央商务区建设,引领新区产业发展;完善水、电、气、通讯等生活配套设施,逐步跟进公共服务,加快打造北外滨江高品质生活区。创新工作举措,加大攻坚力度,加快推进马踏洞片区、莲花湖片区、西南职教园区、环城路二期、凤凰山隧道、金南大桥(大道)等项目征拆工作,全力助推北城新区、西外片区开发建设,促进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加快拓展。
规范村镇建设管理。突出规划引领作用,完成所有场镇总体规划和控详规划编制;推进复兴国家级重点镇建设,完成凤翔路改造;启动复兴、双龙、东岳、磐石污水处理厂建设,不断提升场镇承载能力;加快碑庙、江陵、北山等场镇建设,增强辐射带动能力;严格规划建设管理,严肃查处“两违”行为,进一步规范场镇建管秩序。坚持群众主体,实行基础定补,结合重点项目拆迁,有序推进农民新村建设;统筹推进聚居点配套产业、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、社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,建成1个幸福美丽新村。
加强环境综合治理。以城管体制调整为契机,强化城市管理,推进“五乱”整治,做好责任区清扫保洁工作;加快实施城市风貌塑造,完成达人街、三圣宫美食街打造,全力助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。推进碑牌河、魏家河、袁家沟污染综合治理,加大工业“三废”[9]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,保护山林、水域等环境资源;积极助推大寨子公园、鹿鼎寨公园建设,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,巩固退耕还林成果,不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水平。
(五)强机制、激活力,不断释放改革开放动能。把改革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动力源泉,坚持向改革要红利、向开放要效益、向创新要动力,切实做到改革不停顿、开放不止步、创新无止境,同步释放内外潜力,加快建设活力新通川。
推进各项改革。积极应对财税体制改革,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,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。统筹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,加快实施户籍制度改革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抓好区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,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。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,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。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,做好造纸厂、交通实业公司职工安置工作。
扩大对外开放。修订完善招商政策,营造良好投资环境,拓展对外合作空间,深化与秦巴地区、成渝经济区、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区域的合作。立足产业基础,承接产业转移,大力开展小分队招商、驻点招商、专题招商和以商招商,集中力量招大引强,力争引进川渝食品饮料示范园、科盟食品医药健康城、大地集团重石寨生态旅游、百裕集团生物制药、犀牛山综合开发、莲花湖综合开发等意向性项目,全年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,到位资金80亿元以上。
创新体制机制。认真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,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,帮助企业解决融资、用地、用能等方面困难,加快民营经济发展。完善社会保障、就业扶持、教育卫生等配套政策,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,统筹推进城乡发展。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机制,完善“扩权强镇(乡)”办法,积极争取将符合条件的乡改设为镇、镇改设为街道办事处,进一步激发乡镇发展活力。积极主动汇报,争取市上在税收分享、城市开发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。
(六)惠民生、促和谐,统筹推进各项社会建设。把民生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积极顺应群众期待、回应百姓关切,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加快建设幸福新通川。
协调发展社会事业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,加快推进二小、蒲家小学改建,确保一小莲湖校区、七小新锦校区开工建设,不断扩充教育资源;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,不断改善农村学校、薄弱学校办学条件;深化教育集团化办学,携手名校名企合作办学,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,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,支持红十字医院迁建,确保人民医院尽快投入使用;落实基本药物制度,推进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,加强疾病预防控制,争创“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区”,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。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,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。注重科普宣传,鼓励科技创新,实施省、市重点科技项目10项。完成图书馆建设、文化馆迁建,推进北山诗歌文化产业园建设;狠抓文化市场监管,精心组织文艺演展,大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。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,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。深化村(居)务公开,抓好新任村(社区)干部培训。支持驻区部队建设,积极助推全国“双拥模范城”创建。开展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。切实保护妇女、儿童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,重视青少年、老年人工作,发展残疾人事业,做好档案、史志、外侨、对台等各项工作。
深入实施民生工程。加大民生投入,切实抓好养老、医疗、工伤、失业、生育保险等工作,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。深入落实就业促进各项政策措施,积极帮助高校毕业生、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、再就业。健全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,扎实做好扶贫解困、残疾帮扶等工作,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。着力抓好教育惠民工程,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。大力实施百姓安居工程,尽快启动城市棚户区改造。统筹推进农村道路交通、饮水安全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,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。
着力加强社会治理。强化基层基础建设,完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,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,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健全群防群治机制,完善四级巡防体系[10],严打严防各类违法犯罪活动。深入开展“六五”普法,切实抓好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。深化大调解工作,引导群众依法信访,维护群众合法权益。夯实安全生产基础,狠抓隐患排查整治,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。加强应急管理,开展应急演练,不断提高应急处突能力。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,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。加强民宗、防邪、保密等工作,切实推进和谐新通川建设。
(七)攻关键、破瓶颈,切实增强发展保障能力。找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,创新工作思路,破解瓶颈制约,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要素保障能力。
夯实财政基础。大力培植优质骨干税源,优先发展可持续税源,深入挖掘房屋出租、乡镇房地产等多种税源;推进社会综合治税,完善财税征管激励约束机制,强化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,做到应收尽收。结合区情变化,加大汇报力度,争取财力性转移支付大幅增长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,严格预算管理,提高财政资金保民生、促发展的能力,确保资金使用更加有效。
增强用地保障。加快实施土地整理和“双挂钩”项目,积极争取工矿企业废弃用地复垦试点,努力增加耕地占补平衡指标。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,盘活闲置低效土地,提高工业用地的土地利用率。积极争取年度用地指标,重点保障城镇建设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用地需求。
强化金融支持。深化银政、银企合作,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,力争政府融资取得重大突破;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,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。加快金融大区建设,积极引进外地金融机构在通川设立分支机构,大力发展地方准金融机构,支持农村信用联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;发挥保险保障功能,支持保险机构拓展业务,积极推行惠农保险。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经济社会建设。
(八)转作风、树形象,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。面对新形势、新任务、新要求,把自身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切实提高政府的公信力、执行力和战斗力,为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提供坚强保障。
严格依法行政。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理念,认真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,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管理经济社会事务。坚持科学民主原则,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,广泛公示、集中民智,确保决策更加符合工作实际,更加符合人民意愿。深化行政执法队伍作风整顿活动,强化执法监督,切实做到严格执法、公正执法、文明执法。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,政协民主监督,社会舆论监督,扎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、批评、意见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。
坚持执政为民。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,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,深入落实改进工作作风、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,切实纠正“四风”[11]问题。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,夙夜在公、勤勉工作,用发展凝聚人心、激发内力,用发展改善民生、促进和谐。坚持以人为本,知民意、解民困、惜民力,多做暖人心、稳人心、得人心的实事,认认真真访民情,实实在在帮民富,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。
深化效能建设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,把政府的主要精力更多地集中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,不断提升主动服务、科学服务、高效服务水平。完善行政权力运行平台,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、规范审批流程、创新审批方式,使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民。狠抓行政效能监察,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,切实解决有令不行、有禁不止的现象和慢作为、不作为、乱作为的问题。大力弘扬雷厉风行、敢于担当的作风,定了就干、干就干好,确保区委决策部署执行有力、落实到位。
保持清正廉洁。坚定理想信念,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。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完善政府系统内部监督,强化监察、审计专门监督,重点加强对工程建设、公务接待、公务用车等领域的监管,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。加大政务公开力度,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督,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坚持勤俭节约,严禁铺张浪费,以风清气正的形象取信于民。
各位代表,新的起点,孕育着新的希望;新的征程,展示着新的未来。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在市委、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,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以更加坚定的信心、更加旺盛的斗志、更加扎实的作风,团结拼搏,创新实干,克难攻坚,为加快建设新通川、率先全面达小康而努力奋斗!